汉语教师志愿者选拔小技巧
还没关注的亲可以轻轻地点一下上方的蓝字哟~~
本来想着憋个大招,写得详细具体些,怎料学校的校内选拔安排在了这个周六。想想也是,汉办截止报名前就只有这个周末了,其他时间不好组织选拔安排考官吧。
时间非常紧,但是大家也不必担心。民大每年都会组织宣讲会,一两次考前培训,主要是介绍考试流程,讲一些对外汉语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规范化等一些对外汉语专业平时上课的内容,本专业的就相当于复习。
而这个“校内选拔”,则是学校为大家安排的一次“模拟选拔”,旨在让大家熟悉考试流程,同时也摸摸底,把把关,一般不会刷人,但是如果实在是表现得太差,“不适合做汉语教师” 的也就不推荐报考了。
因此,不用紧张,不必担心会出现一些小失误,只要集中注意力,听清楚考官的问题,认真快速思考并从容有条理地回答问题,自然得体落落大方地试讲就好了。
每个考场会有三位考官,主考官负责汉语基础知识和试讲,考官负责跨文化交际的问题,志愿者考官负责中华才艺,也会问一些跨文化交际的问题。
需要注意并克服的一点就是进了考场可能会发现考官竟然是自己的任课老师甚至是班主任!这“校内选拔”的主考无非就是汉语国际教育教研室的老师、担任过孔院院长或公派教师的领导和老师、有海外汉语教学经验的老师等,而其他考官一般就是归国志愿者啦~~这个时候一定不能紧张,要保持微笑,课堂操练展示环节还要大胆地将这些考官当做你的“学生”来自编自导自演完这个环节。
“校内选拔”的内容主要是“综合面试”这个环节,外语考试和心理测试这两个环节暂不考查,参加汉办组织的统一选拔时才有。
那么先主要讲一些“综合面试”环节的小经验。
一:听考官念一句话,写拼音
如果你觉得考官念得较小声或不够清晰,不确定考官念的句子里“是否有儿化音”之类,可以让考官再说一遍,然后注意听不确定的地方。
拼音的考点无非就是句子开头大写、专有名词、隔音符号、分词连写、儿化音、标调位置,以及最后的但是一定不能忽略的——在句末加上一个实心的点号。
二、听写一个词或短语
考查笔顺。其实听到这个词就应该能猜到考官想要考查的是哪个字的笔顺。可能有这样一些字,我们一直以来的习惯写法是错的,但是我们在备考的时候可以有针对性地记。当我们听到题目准备下笔前,一定要清楚考查点,写的时候就会比较注意,而不会出现心里想的是对的,但是手却一不小心就按着习惯写了。有些字作为偏旁和单独使用时的笔顺不一样,要注意。如:车,单独使用时后两笔是“先横后竖”;作为偏旁使用时后两笔是“先竖再提”(辆)。
仅列举部分常见的笔顺易错的字以供参考。(之前见到的一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字表找不着了。)
三、近义词辨析
答这道题的时候一定不要着急,要有条理。我们平时就可以形成一个答题(分析)模式——首先先说两个词的相同点,再分析不同点。一般来说,近义词的词性(形容词、动词、名词、副词等)是相同的,词义也是相同或者相近的。然后再分条列举两者的不同点,并举例说明(一定要多举例,特别是你不知道怎么分析而是凭语感判断的时候)。
近义词辨析要坚持“同中求异”的原则,可以从以下10个方面分析(当然一对近义词可能就只符合其中的若干项而已):
(一)词义轻重不同:有些近义词的细微差别表现在词义的轻重不同。 如“称道”:称述,称赞;“称奇”:称赞奇妙。“称奇”比“称道”语意重。
(二)范围大小不同:词义涵盖的范围大小不同。
如“目前”指直到说话的时候;“日前”指几天前。“目前”比“日前”范围更广。
(三)使用对象不同:表示的概念相同,但是适用对象不同,还有上下、内外等之分。
例如我今年参加公派教师选拔时的题目“胖”和“肥”(我觉得太简单了,怎么会出现在公派选拔的题目里)。同:两者都是形容词,都表示体型庞大,体格超过正常水平;异:“胖”用来形容人,而“肥”用来形容动物。(举例说明:这个人不胖。那头猪很肥。不能说“那个人很肥”。)
又如“馈赠”是赠送(礼物);“捐赠”是赠送物品给国家或集体。
(四)语体色彩不同:庄重--诙谐、谦敬--讽刺、委婉--直白、文--白、雅--俗等不同色彩,意义相同或相近,但适用于不同场合。
如“该”是指示词,指上下午说过的人或事物,多用于公文;“本”是指自己,多用于口语。
(五)感情色彩不同:感情上的某种倾向、情调不同。(褒义--中性--贬义)
如“臆造(贬义)”:指凭主观的想法编造;“编造”(中性):1.把资料组织排列起来;2.凭想象创造;3.捏造。
(六)搭配关系不同:基本义相同,但搭配有别,不能混用。
如“涵盖”是包括,包容;“囊括”是把全部包罗在内。
(七)语法功能不同:“给予”是“给”,可以直接接宾语(人或物);“给以”也是指“给”,但是后面只能接“物”(多为抽象事物),不能接“人”。
(八)词义侧重点不同:“淡去”指逐渐离去,强调客观性;“淡忘”指冷淡下去以致忘记,强调主观性。
(九)主动和被动不同:“授权”,主动;“受权”,被动。
(十)整体概念和个体概念:“风范”指风度,气派(个人);“风尚”指在一定时期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社会群体)。
实例:我当年志愿者选拔的题目是“辛苦”和“艰苦”。
首先,相同点:“辛苦”和“艰苦”都是形容词(词性),都表示“苦”,都有“困苦”的意思(词义);不同点:“辛苦”多用来形容人(对象不同),侧重指人工作和劳作的感受(词义侧重点不同);“艰苦”多用来形容环境,侧重表示生活、工作的条件差。举例:尽管条件很艰苦,但他一点儿也不觉得辛苦。
(这么看来,是不是也不难?只要分析得有条理再配以举例说明就好,记得一定要举例哦!)
四、偏误分析
主考官给出一个句子(当然一般都会是错的,不然就没有下文了),让你判断正确还是错误。如果错了,错在哪儿?该怎么修改或者怎么说才对?
偏误种类有很多,如果能直接指出是属于何种偏误,再修改说出正确的句子那是最好不过。但是如果你实在说不出为什么错,只能凭语感(平时不这么说)知道不对,那最起码把正确的说出来,对比一下两种说法的不同点,返回去推理,或许能扯出一点儿有点模样的道理来也不一定呢!
五、语法点试讲(重点)
主考官给出一个语法点,让你以此为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展示。
(一)你有两分钟构思上课流程,然后用1分钟说课,向考官介绍你的教学设计(就是把平时练习写的教案的基本内容介绍一下,这都有模式:教学内容、教学对象、课时、重难点、教学目标、方法、教具、教学过程、布置作业等,时间很短,尽量简洁明了,拣重要的说)。
(二)接下来主考官让你从教学过程中选一个环节来展示,5分钟。可以挑选自己比较有把握而课堂气氛又不会沉闷的环节进行操练。可以把考官当做学生,当然他们也可能根本就不理你,所以要自己“演”,“请”学生回答问题,然后假装学生回答对了,自己复述一遍答案,表扬学生......注意一定要有板书,板书时不要沉默,不要背对学生,最后别忘了布置作业。
事情没那么顺利!期间可能考官(学生)会突然“打报告说要去上厕所”“吵闹”“打闹”“提问一些令你猝不及防的问题”,这个过程你都要集中注意力,迅速灵活地处理这些小插曲。(例如私人问题可以留到课后解决,上厕所肯定不能禁止,但是跟风一起去厕所也不行,所以可以说好前一个回来了另一个才能去等等诸如此类。)
六、考官问一些跨文化交际的问题
原则:思想正确,政治立场坚定,“入乡随俗”又有底线。
这些问题除了在工作中、生活中与人交际的问题,可能还会涉及到类似“台湾”“藏独”“计划生育”(现在开放二胎了好答多了)等棘手问题,还有关于中国时政的,以及教学活动、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等。
七、中华才艺
中华才艺展示环节,时间很短。建议采用“成品展示+现场展示”的形式,充分展现你的多才多艺。用时较长的才艺可以带成品,如中国结、剪纸、书法、国画等,现场展示的有民族乐器、民歌、戏曲、快板之类。
(成品快速地过一遍,现场展示只挑精彩部分,唱歌或者演奏几句就会被叫停了。)
最终的法宝,还是 自信、大方、微笑、礼貌。
细节:进门敲门、问好、擦黑板、道别。
终于到了最后的最后,祝大家顺利通过校内选拔!
(初选过后咱们再来聊聊外语考试和心理测试呀~~敬请期待本经验帖的合集版。)